2024年6月18日至21日,受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委托,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联合植物研究所和动物研究所,共同接待了意大利国家生物多样性未来中心(NBFC)代表团一行10人来访,中意双方就生物多样性领域的合作展开了富有成效的座谈交流。
3月26日,首届中国-意大利生物多样性大会在意大利首都罗马召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动物研究所、成都生物研究所、昆明植物研究所、武汉植物园、海洋研究所和南海海洋研究所等单位共14人组成的中方代表团参加会议。
2024年1月9-10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24亚洲区会员委员会会议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本次会议在自然资源部国际合作司支持下,由海南省林业局和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共同组织。来自IUCN日本国家委员会、IUCN孟加拉国家委员会、马尔代夫气候变化、环境和...
2023年11月20日至22日,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联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和动物研究所接待意大利生物多样性代表团来访,并举办交流座谈活动。
2023年11月24日上午,来自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CBD)秘书处、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秘书处、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等机构代表赴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交流访问。
2023年6月20日至21日,由中国科学院和美国国家科学院共同发起的“中美可持续发展系列研讨会”第二次会议在美举行,会议主题为可持续发展与全球健康。
2023年3月18日,中亚和北亚植物多样性国际研讨会成功举办。来自中国、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机构(GBIF)和国际山地综合发展研究中心(ICIMOD)等国家和国际组织的60余人通过线上和线下参加了本次会议。
本期论坛旨在增进公众对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的认识,了解NbS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缓解气候变化等领域的最佳实践。
2022年10月6日,第五期IUCN亚洲自然论坛(Asia Nature Forum, AsiaNat)在线召开,本期论坛旨在介绍“PANORAMA-健康地球解决方案”这一全球保护案例分享平台。
3月30日,国际地理联合会联合苏格兰皇家地理学会、加拿大皇家地理学会、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共同举行在线会议,与全球合作伙伴就地理学领域在当前生物多样性危机方面的责任和可采取的行动进行研讨。
2021年3月26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IUCN )亚洲区会员委员会会议在线举办。来自中国、巴基斯坦、韩国、日本、尼泊尔、泰国、越南、孟加拉等17个国家代表,理事、 IUCN总部、亚洲区办公室职员等40多人出席了会议。亚洲区会员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
植物多样性信息是进行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的本底信息,为更好地促进亚洲及周边地区植物多样性研究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亚洲及周边地区植物多样性编目及亚洲植物数字化计划( Mapping Asia Plants ) 。在“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 ANSO )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