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2021年11月25日,CForBio讲坛第十七讲成功在线举办。本次讲坛由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和中国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研究网络森林网共同主办。讲坛由委员会秘书长马克平研究员主持,300余人参会。讲坛的报告人为来自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的Frank Sterck教授和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陈亚军研究员。

  陈亚军研究员报告中一方面介绍了当前气候变化背景下全球干旱引发植物死亡和森林衰退的主要研究进展以及植物应对干旱的生理机制。他以中国西南干热河谷开展的相关研究工作为案例,通过挑选三种不同落叶习性(常绿、半落叶、全落叶)、不同生活型(藤本、灌木、乔木)40个木本物种,研究了极端干旱生境下植物的水力学设计策略,以及在预测植物极端干旱过程中死亡率的表现。结果发现,在西南干热河谷这种严重水分胁迫生境下,不同生活类型的植物水力学设计主要由其叶片落叶习性主导,相同落叶习性物种的不同生活类型趋同适应。在极端干旱过程中,半落叶种和灌木具有最高的末梢枯死和地上部死亡率,水力性状对于二者死亡率具有很好的预测能力。该研究表明在基于水力性状预测植物的干旱响应需要考虑到对植物的叶片习性和生活型加以区分。

  Frank Sterck研究员以荷兰的一个将近50年的大田试验为背景,介绍了裸子植物在成长、复原力(抵抗力、恢复力及复原力)以及功能性状方面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用功能性状预测针叶林死亡率。该研究项目发现,裸子植物的生长对频发并且持续较久的干旱事件较为敏感,传统的水力学性状不能解释其生长,死亡和复原力的差异。然而,叶片寿命预测了裸子植物的恢复力和死亡率。该研究为今后预测裸子植物的死亡率提供了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