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2022年7月26日,CForBio讲坛第二十五讲成功在线举办。本次讲坛由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和中国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研究网络森林网共同主办,浙江钱江源森林生物多样性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协办。中科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秘书长马克平研究员主持了讲坛,近330人参会。报告人为来自法国功能与进化生态学中心Cyrille Violle博士和南京大学牛克昌教授。
  

 

  Cyrille Violle博士的报告分为四个部分。首先,他回顾了功能生态学研究的历史,介绍了从功能性状的角度理解物种功能属性、群落过程及生态系统功能的原因,并特别强调了功能性状多样性是连接各生态层次对环境变化效应的关键。之后,他介绍了如何量化功能多样性以及当前相关研究所存在的问题,从单物种的功能生态位到多物种间功能属性的比较,乃至大尺度的功能生物地理学等研究方法均存在诸多不确定性。Cyrille Violle举例说明了优势物种性状及其变化对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性(如优势物种及性状通过量比响应影响生态系统过程、功能及服务)、整合种内性状变异的必要性,以及稀有种功能的特殊性。最后,他指出功能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一个复杂的多样性组分,但功能多样性更利于我们理解和预测多样性的变化及其后果、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
  

 

  牛克昌教授的报告从介绍生态位概念及其本质和假设开始,说明探讨种内性状变异及其在群落过程中的作用是连接进化生物学和群落生态学的中间枢纽。他以自己近二十年的理论探索和实验验证,说明了为什么环境波动和干扰下,短期之内群落功能组分(群落水平性状)容易变化而功能结构(功能多样性)较稳定。他强调了种内性状变异介导多年生植物群落功能组成和结构改变,进而影响生态系统功能及服务。他介绍了自己提出的理论框架和解析方法,并以高寒草甸长期实验为例说明群落水平种内性状变异有模式可循——种内性状变异随环境严酷性和异质性增加而增加、应放牧等人工选择而减小、随物种多样性丧失而增加。最后,他介绍了最近提出的动态生态位概念,说明整合种内性状变异和随机作用的动态生态位可能更好地反映物种适合度动态,可用以重构群落生态学核心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