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2023年10月16-17日,为期两天的第五届全国生物多样性监测研讨会暨中国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研究网络十周年纪念会在南京林业大学成功举办。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李维林教授主持了开幕式,南京林业大学校长勇强教授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研究网络工作委员会主任冯晓娟研究员分别致辞。
  会议共有10个大会报告,从中国生物多样性与监测网络(Sino BON)和中国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China BON)网络平台建设进展、遥感、AI技术以及被动声学等新技术在监测中的应用,模型和数量生态学的研究方法以及高寒草甸、海洋和森林不同生态系统的监测案例等几个方面展开。大会报告分别由南京林业大学毛岭峰教授、浙江大学于明坚教授、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王绪高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吴东辉研究员主持。
  网络平台建设方面,冯晓娟研究员介绍了中国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研究网络(Sino BON)作为多尺度、多类群(功能群)以及多营养级交互为重点的监测与研究平台的建设与研究进展。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徐海根研究员基于中国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China BON)长江流域鸟类十年监测数据,分析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长江流域鸟类多样性起到的促进作用。
  新技术应用方面,北京大学郭庆华教授介绍了基于生态遥感大数据,结合机器学习模型和人工识别完成的较之之前精度更高的1:50万中国植被类型图。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肖治术研究员回顾了现代生物声学(生态声学)的学科发展概况,并对被动声学技术在生物多样性监测与评价中的应用进行总结分析,建议加快建设中国生物声学监测研究网络等平台。
  模型和数量生态学的研究方法方面,华东师范大学夏建阳教授基于我国三个典型的生态系统类型的研究案例,提出一种基于溯源性分析框架的新思路,进一步在生态系统尺度上推动融合实验和模型的长期定位监测研究。南京林业大学赖江山教授介绍了典范分析(RDA,CCA,dbRDA)和广义混合效应模型,以及开发的rdacca.hp R语言程序包和glmm.hp R语言程序包,以及上述方法在生物多样性监测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监测案例方面,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王敏晓研究员介绍了海洋野外科学观测特别是深海生物多样性监测以及开展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和海洋自然保护地生态状况监测工作,并提出进一步优化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监测网络布局和监测技术体系建设的建议。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牛书丽研究员从点到区域到全球,基于放牧强度、气温和氮添加3个案例介绍高寒草甸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系统揭示了全球变化背景下生物多样性对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功能的调节作用。台湾东华大学孙义方教授系统介绍了全球森林监测网络(ForestGEO)近四十年和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CForBio)的发展及成果,以及样地的永续经营、研究的提升、海量数据的使用、科学问题的发掘等问题与挑战。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陈磊研究员则基于幼苗监测和森林大样地多次复查数据,探讨了密度制约随不同生活史阶段的变化规律,揭示了亚热带森林群落植物物种共存的关键机制。
  同时,会议设8个专题讨论会,累计107场报告,收录摘要78篇,从动物、森林植物、草原/荒漠植物、土壤动物以及土壤微生物不同类群与类型监测与研究,以及新技术如被动声学技术、红外相机、Lidar在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以及生物多样性监测数据存储、管理分析等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系统展示了科学技术成果对生物多样性监测实践的贡献。
  西北工业大学郝占庆教授主持了会议闭幕式,8个专题的召集人分别做了专题总结。马克平研究员在闭幕式发言中表示,首先,监测网络平台建设非常重要,不仅是研究平台更是科学研究的组织方式。其次,新技术,如遥感、卫星追踪、红外相机等在监测中非常重要,尤其要关注eDNA在监测中的应用前景。第三,监测与研究要关注更大的尺度,如省级尺度、自然地理单元、亚洲甚至全球。第四,长期监测数据要予以充分挖掘,支撑决策,特别是与《生物多样性公约》履约进展的评估相结合,并解决关键科学问题。
  本届会议由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和中国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研究网络(Sino BON)共同主办,南京林业大学和中国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研究网络—森林网承办,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和北京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会协办。共有119家单位45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两万多人次在线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