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祝贺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马克平研究员当选202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11月21日,中国科学院发布《关于公布202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当选院士名单的公告》。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马克平研究员当选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
马克平,植物生态学家,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1958年11月出生,1987年和1991年在东北林业大学获硕士和博士学位。1995年起,任植物所研究员,2002至2006年任副所长,2006至2010年任所长。
马克平院士长期担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1995-)、《生物多样性》主编(2009-)、《中国科学:生命科学》副主编、《林草资源研究》副主编、National Science Review和Forest Ecosystems等期刊编委、亚洲和西太平洋地区生物多样性(DIWPA)委员会执行委员、东亚生物多样性信息网络(ESABII)执委会成员等;曾任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理事(2017-2025)、IUCN亚洲区会员委员会主席(2015-2023)、Species 2000国际项目董事会成员(2008-2024)、亚太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AP-BON)执委会成员(2010-2019)等,全方位推动我国生物多样性科学发展。
长期从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修复研究,包括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恢复机理、保护对策三个方向,取得了重要的创新成果:1. 证实稀有种对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贡献,发现稀有种和常见种共存的新机制,拓展了经典的生物多样性维持的物种共存理论;2. 阐明了多维度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系统功能的机理,提出“功能森林恢复”的新思路,开拓了多营养级对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影响研究的新方向;3. 发现人类活动影响植物分布变化的马太效应,提出中国、亚洲乃至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新策略和新路径,有力支撑了国家履约和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实施。牵头多个国家级重点项目,发表论文650多篇,其中SCI论文370多篇,包括以通讯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发表在Science、PNAS、Science Advances、Nature Ecology and Evolution、Nature Communications、National Science Review、One Earth、Ecology Letters等重要期刊发表论文90余篇;组织编写系列专著/学术论文集90多部,其中主编30多部。
连续18年主持编研和发布中国生物物种名录,基本摸清了中国物种多样性的家底。组织编写系列丛书成为我国生物多样性科学领域教学科研的主要参考书;定期组织4个系列的全国性学术会议38次,成为我国最具影响力的生物多样性科学交流平台。推动中国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国际网络,举办系列中美和中德国际研讨会和培训班,有效促进了我国在生态学领域的国际合作。建立浙江钱江源森林生物多样性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指导国家公园生态保护与修复实践。30年来深耕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系统修复领域创新研究,推动中国生物多样性科学与世界同步,并逐步引领国际前沿。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