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小额基金共收到了110个申请书,从中国最南端海南岛的海蛙到最北端黑龙江的极北鲵,从五十年未被找到的普雄原鲵到新近被命名的太白山溪鲵,申请内容涵盖了中国两栖爬行类物种中的大部分濒危种。“这么多的人都想申请小额基金,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大家开始关注这些小动物了”,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所的王跃招说。
王跃招今年参加了WWF野生动植物保护小额基金的评审工作,他指出,两栖类动物的生境遭到破坏,人们对它们的过度需求和保护上对它们的忽略,使它们成为中国受威胁最严重的物种。
长久以来,中国对两栖爬行动物就缺少关注,还有不少人认为,两栖爬行动物属于附属性物种,与“明星物种”相比,很少有政府保护部门和大学、研究机构投入资金来关注和保护这物种多样性的一大类群。事实上,两栖动物有特殊的生活习性和活动方式,它们的防御、扩散、迁徙的能力弱,对环境的依赖性大。它们的生存状况恰恰是当地环境质量的指示器,当某地的环境遭到破坏时,最先受到冲击的正是两栖爬行动物。
WWF中国物种项目主任范志勇认为:“近一半的中国两栖爬行类动物是中国特有种,他们更是显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亮点,对‘自己的’物种都保护不住,谈何对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贡献? 人们对两栖爬行动物中的特有种的关注急需提升,对其生态价值的认识需要“革命性”的转变。”
中国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的物种数量占世界的10%左右,并拥有数千种中国特有物种,如大熊猫、金丝猴等。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物种的生存环境被破坏或受到严重威胁,大量物种濒临灭绝的危险。而消失或濒危速率最快的是正是这些不被人注意的特有小型物种,它们对环境破坏十分敏感,往往在人们尚未察觉的时候,就已灭绝。为了拯救这些在中国不被关注的受威胁物,WWF野生动植物保护小额基金始终致力于资助小型动物保护,并将在未来的两三年继续支持两栖爬行动物的保护工作,积极推动生物多样性的整体保护工作关注两栖爬行动物。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联系:
常瑜 电话:+86 10 65227100-3265 电子邮件:ychang@wwfchina.org
WWF-China
物种项目
(引自/www.wwfchina.org 2008年4月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