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言》提出,云南将遵守保护生物多样性国际公约和国家环境政策,正确处理环境约束与发展需求之间的关系,转变发展方式,严格控制和尽量减少对滇西北生物多样性生存和延续的影响。还将科学制定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建立和完善立法、执法监督体系,引导生物多样性资源可持续发展,并启动生态功能保护区的建设和加强自然生物群落的保护等。
地处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之间的滇西北地区,拥有“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和丽江古城世界文化遗产,同时,它属于中国三大特有物种起源和分化中心区域,分布着丰富而多样化的基因资源和动植物资源,保存有大量古老的生物类群,是全球景观类型、生态系统类型和生物物种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已被国家和多个国际组织列为全国和全球生物多样性优先重点保护地区。
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区域包括迪庆、怒江、大理、丽江和保山等5个州、市的18个县,总面积7.98万平方公里,约占云南省总面积的20%。目前,威胁滇西北生物多样性的因素包括社会发展对环境的需求增加、外来物种入侵和濒危物种流失等。
(引自新华网 2008年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