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两名退休的老人在长乐深山内发现了这种“国宝级”植物,并且数量还不少,连片的桫椤面积约1.5亩,共有1000多株。
深山里发现上千棵桫椤
发现桫椤的两个老人名叫张君亮和张子铨,都没有从事植物研究工作,一位是教师,一位从事电信行业,已退休多年。
张子铨告诉记者,今年张君亮回乡扫墓时,向他提起去年在长乐城关附近的航城街道石龙山单柱涧,发现3棵很像桫椤的植物。他曾在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内参观过珍稀植物,知道桫椤十分珍贵,排在国家8种一级保护植物的第一位。而且,森林公园里4棵桫椤也仅剩下一棵,于是今年想再去找找,确认一下是不是桫椤。
10月27日,两人来到石龙山,约了两个当地村民带路。由于密林中没有路,全靠自己用柴刀开路。走了许久,两人与请来的两位村民走散了。然而,他们却在一片山地中发现了桫椤。
“整整一大片,当时可把我们乐坏了……”张子铨告诉记者,他们发现了连片的桫椤衍生地,面积约1.5亩,大小植株1000多株。其中手腕粗的梭椤植株十余棵,最大一棵茎干高2.5米,胸径16厘米。
尽管看到了桫椤,但是张君亮与张子铨很慎重。张君亮带着张子铨来到国家森林公园,再次核对在深山里发现的是否是桫椤。同时,两人还上网认真查找桫椤的资料。经过再三研判,他们确定自己发现的是珍稀植物桫椤。
11月11日,两位老人再次上山对发现的桫椤群进行察看,并取回部分植物标本。
专家:
这是难得一见的桫椤群落
“它与恐龙化石并存。”
“号称植物中的国宝。”
“对生态学繁殖生物学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谈起桫椤来,两位老人十分兴奋,讲得头头是道。
张子铨老人告诉记者,现在桫椤已很稀少,列入国家濒危物种。主要生长在台湾、福建、广东、广西、贵州、四川、西藏等地,在我们福建只有闽南的南靖县发现过小面积的桫椤,永泰也有发现零星的桫椤生长,在其他地方几乎见不到这种植物。
听说,两位老人在深山中发现桫椤后,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刘剑秋教授,20日赶到长乐石龙山进行实地考察。
在仔细查看后,刘教授大为惊叹:“这里确实生长着国家一级保护的濒危珍稀植物桫椤,在福建像这样齐全的桫椤群落实在难得一见。”
“它的特点是叶柄有刺,所以叫做刺桫椤。”据刘教授介绍,此前我省仅在福安市发现过大面积的桫椤树,长乐石龙山的桫椤树群,是我省第二大桫椤树群,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将来可能会有更多的桫椤。”刘教授说,这个桫椤树群既有3米高的大桫椤树,也有几十厘米高的桫椤树,这说明这个树群有已经形成规模,只要基本环境不受破坏,这个地方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桫椤。
(引自台海网 2007年1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