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植物喜马拉雅红豆杉复合群的亲缘地理学研究取得新进展
发布时间:2007-11-19
发布时间:2007-11-19 | 【大 中 小】 | 【打印】 【关闭】
我国是红豆杉属植物的分布中心之一,国务院在1999年就将红豆杉属所有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但我国有几种红豆杉分布这一问题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特别是分布在我国东南山地到喜马拉雅地区的中国红豆杉、南方红豆杉、喜马拉雅红豆杉等的地位问题争议很大。
昆明植物所对红豆杉属植物开展了多年的研究,包括分类学、植物化学和保护生物学等方面。为了更好地确定红豆杉属的保护单元,并探讨了在我国分布最为广泛的喜马拉雅红豆杉复合群的地理分布格局及其成因,从2004年以来,在中国科学院与英国皇家学会联合项目的启动下,该所李德铢研究组与英国爱丁堡皇家植物园保护遗传学研究组合作,历时三年多时间,采自了我国云南、四川、陕西、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湖北、河南、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和台湾等14个省区和越南北部不同分布区的喜马拉雅红豆杉复合群50个居群1235个个体用于此项研究。通过对PCR-RFLP和叶绿体DNA片段的序列分析,检测到喜马拉雅红豆杉有19种不同的叶绿体单倍型。研究表明,喜马拉雅红豆杉复合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变异和明显的遗传分化,并存在明显的生物地理分布模式。以田中—楷永线为界,分布在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亚区与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的喜马拉雅红豆杉存在明显不同的叶绿体单倍型。喜马拉雅红豆杉在第四纪冰期时可能在我国南方有一些避难所,并讨论了其保护生物学意义。该研究成果已在今年11月刚刚出版的国际著名杂志《
Molecular Ecology》上发表。
(引自昆明植物所 2007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