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当地媒体《新海峡时间》援引沙巴野生动物部副主管劳伦第?安布(Laurentius Ambu)称:“也许是因为犀牛通常居住在丛林深处的各个角落,所以它们没有机会进行交配。”
科学家们还发现,公犀牛体内的精子正在减少,而它们的许多配偶的生殖器官中却存有包囊。
安布说:“我们希望能解开这个谜。
野生动物部门曾试图鼓励圈养,但以失败告终。安布称:“我们将尽最大努力使犀牛能够自然繁殖。”
野生动物保护部门称,现在婆罗洲沙巴州的丛林中仅余30~50只犀牛。它们行踪神秘,去年才刚刚拍到它们的照片。今年四月,世界自然基金会曾首次摄下婆罗洲犀牛的影片。他们通过一台隐藏在丛林中的摄像机捕捉到犀牛神秘的一举一动。
科学家们认为婆罗洲犀牛是苏门答腊犀牛的一个亚种,其生活在印尼及马来西亚半岛的种群有着完全不同的特征。
苏门答腊犀牛被列为世界极危物种,目前聚集在印尼、沙巴及马来西亚。它是世界上体积最小、毛发最多的犀牛物种,其重量约为600~800公斤。1995至2005年间,犀牛数量减少了50%,目前仅剩不到300只。 犀牛角中的发状角质纤维可用来作兴奋剂,还可用来作亚洲一种昂贵的传统药材。
(引自人民网 2007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