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声称,婆罗洲云豹和大陆云豹之间的差别之大,就像其他大型猫科动物如狮子、老虎、美洲豹、美洲虎、雪豹之间的差别那样明显。他们相信,早在140万年前,婆罗洲的云豹种群很可能就和大陆的种群分离。
“遗传学研究清楚地表明,婆罗洲云豹应当被认为是独立的新物种,”美国国家癌症研究中心遗传多样性实验室主任Stephen O’Brien 博士说:“DNA检测说明,这两个物种之间有大约40处不同。”
关于婆罗洲云豹地理区域差异的独立研究也印证了遗传学研究的结果,该研究主要是研究博物馆和其他地点收藏的云豹皮毛的颜色和花纹。
“在开始比较大陆云豹和婆罗洲云豹的皮毛花纹时,我们就清楚地意识到这是在比较两种完全不同的物种。”苏格兰国家博物馆自然科学部门的Andrew Kitchener 博士表示:“简直不可相信,居然没有人发现这种不同。”
婆罗洲云豹身上有小的云状斑纹,上面有明显的斑点,身体毛色更灰,有双背脊线。总体来说它比大陆云豹颜色要深一些。大陆云豹身上的云状斑纹很大,但在斑纹上的斑点较少,通常较暗淡,它们毛色更加亮丽,颜色接近茶色,双背脊线不连贯。
“谁说云豹不会改变自身的花纹呢? 在过去的一百年间,我们一直在观察这种动物,但是从未意识到它的花纹是独特的,”WWF“婆罗洲之心”项目国际协调员 Stuart Chapman说:“婆罗洲的头号食肉动物是一个新物种的事实更加说明了保护婆罗洲心脏地区的重要性。”
云豹是婆罗洲最大的食肉动物,有些云豹和小黑豹一般大,与身体大小相比,是犬牙最长的猫科动物。
根据婆罗洲的森林现状估算,大约有5,000到11,000只婆罗门云豹生活在那里,在苏门答腊岛的个体总数约在3,000到7,000之间。但更准确的数据还有待更深入的研究调查。栖息地被破坏是云豹面临的主要威胁。它们的最后一片森林家园是被称为“婆罗洲之心”的大约220,000平方千米的山区地带,面积是瑞士国土面积的五倍,岛屿中心上分布着大片热带雨林。
上个月,管理婆罗洲的三个国家(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的部长在巴厘岛(印度尼西亚)签署了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宣言,将对“婆罗洲之心”进行保护和可持续的管理。该宣言将这个地区的优先保护地位提升到了全球水平。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联系:
WWF(中国)对外联络部 联络官员 庄士冠
电话:+86 10 65227100-3286 Email:shgzhuang@wwfchina.org
WWF“婆罗洲之心”项目国际协调员 Stuart Chapman
电话:+62 81315500314 Email:shapman@wwf.or.id
WWF森林和物种保护生态学家 Stephan Wulffraat
电话:+62 21 5761070 手机:+26 81319995562 Email:nebulosa@indo.net.id
WWF 全球高级新闻官员 Oliver Van Bogaert
电话:+14 22 364 9554 Email:ovanboqaert@wwfint.org
编者笔录:
需要图象资料的,请登录 www.thenewsmarket.com/wwf., 如果你是第一次使用请先注册。如果有任何问题,可以发送邮件到 wwf@thenewsmarket.com.
基于它们总体的物理外观,所有的云豹都可以认为是一个单独的物种。但是,遗传学的分析结果表明,婆罗洲上所发现的云豹是十分不同,最好被认定为一个独立的物种。DNA检测结果显示,在两个物种间大约有40 个核苷酸的不同。这么大的差别可以比得上大型豹属之间的差别。例如,狮子和豹之间,约有56个核苷酸不同。综合DNA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大约在10万年到30万年前,这两个物种开始分离,而物种上可接受的进化树上的距离是10万年到20万年。
关于云豹最早的科学描述来自1821年英国自然学家 Edward Griffith(1790-1858)的记录。大陆云豹的科学命名是Neofelis nebulosa,而婆罗洲云豹的现在命名为Neofelis diardi。
云豹生活在婆罗洲森林最茂密的地区,从沿海地区到内地高山,均有分布。它们喜欢出没在大多数动物生活的婆罗洲密林低洼地带和山地雨林地带。它们通常远离树木稀少的开放地区,对人类的干扰非常敏感。
婆罗洲云豹主要以猴子、齿鹿(mouse deer)、赤麂(barking deer), 幼年芒猪和水鹿(黑鹿)等动物为食。这些动物喜欢蜷缩在地上或者在树枝间跳跃穿梭。云豹偶然也会吃鸟类和爬行动物,像巨蜥。
“婆罗洲之心”项目旨在保护婆罗洲上最后一片大面积连续分布的森林,使其可持续发展。“婆罗洲之心”区域覆盖着220,000平方千米雨林,跨越文莱、印度尼西亚和马拉西亚三国。
2007年2月12日,各国部长在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签署的“婆罗洲之心宣言”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全球雨林保护宣言。它促进了各个国家之间的合作和可持续发展进程,保护了至关重要的自然资源,减少了贫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