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洲岛热带雨林发现数十个新物种

        WWF(世界自然基金会)编纂的报告显示,这些新物种包括30种鱼类,2种树蛙,16种姜类,3个树种以及1种大叶植物。
  WWF表示,这些发现进一步显示了保护这座世界第三大岛上的物种及其栖息地的必要性。
  “我们开展的工作越多,发现也越多,”WWF“婆罗洲之心”项目国际协调员斯图尔特•查普曼(Stuart Chapman)说:“这些发现再次证明了婆罗洲岛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生物多样性集中地之一。”
  这些新发现的生物十分神奇:一种微型鱼——世界上排名第二小的脊椎动物,体长小于1厘米,生活在岛上高酸性的泥炭黑沼泽之中;六种暹罗斗鱼,其中一种长着美丽的蓝绿闪光斑纹;一种鲇鱼,长着突出的牙齿和有黏性的腹部,使其能够紧紧地吸附着岩石;还有一种树蛙,长着惊人的翠绿色的眼睛。
  在植物上的发现也是惊人的:新发现的姜类物种比迄今为止发现的整个姜科茴香砂仁属(Etlingera)的数目还要多一倍,新发现的三种琼南属植物(Beilschmiedia)让婆罗岛上的树类植物群家族又扩大了。
  有些物种是在位于婆罗洲岛中部、绵延22,000平方公里的山区热带雨林中被找到的,该地区被誉为“婆罗洲之心”。但是WWF警告说,随着橡胶、棕榈油以及纸浆的生产,该地区森林正在大规模地减少。这个全球性环保组织称,从1996年以来,印度尼西亚每年约有2 百万公顷的森林被砍伐,如今,婆罗洲岛上的原始森林植被只剩下一半。
  “婆罗洲之心的森林地处偏远,杳无人烟,是科学尚未开发的处女地,许多新物种不断地被发现,我们只需等待下一个惊喜。” 斯图尔特•查普曼补充说道,“这些森林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它们是岛内多条河流的发源地,是天然的‘防火墙’,有效防御了今年在该岛低地多次肆虐的火灾。”
  今年三月,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在巴西库里提巴召开。会上,来自婆罗洲的三方政府——文莱、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宣布了他们支持 “婆罗洲之心”项目、并确保其持续发展的决心和动力。希望他们能够正式达成联合宣言,尽快将婆罗洲之心作为全球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联系:
WWF(中国)对外联络部 联络官员 庄士冠
电话:+86 10 65227100-3286 Email:shgzhuang@wwfchina.org

Stuart Chapman,WWF 国际协调官员,婆罗洲之心项目
电话:+44 1483 426444 移动电话: +62 813 15500314 电子邮件:schapman@wwf.or.id

Olivier van Bogaert,WWF总部
电话:+41 22 364 9554 电子邮件:ovanbogaert@wwfint.org

编者按:
    52种物种是在2005年7月到2006年9月间发现的。
    报告《研究还在继续》请见: www.panda.org/heart_of_borneo/publications
    婆罗洲岛是红毛猩猩、大象和犀牛等濒危物种共同栖息的仅有的两个地方之一,另一地是苏门答腊岛。其他生活在婆罗洲岛上的稀有野生动物有:云豹、马来熊,以及婆罗长臂猿。婆罗洲岛也是10种灵长类动物、350种鸟类、150种爬行及两栖类动物和1万5千种植物的家园。
    WWF去年发布的报告——《婆罗洲岛,失落的世界:婆罗洲岛上新发现的物种》(2005年4月)显示,在1994年至2004年之间,该岛上至少发现和记录了361种新物种,包括260种昆虫、50种植物、30种淡水鱼、7种蛙类、6种蜥蜴、5种蟹类、2种蛇类及1种蟾蜍。在这片面积只比2个德国大一点的土地上,平均每个月就要发现3个物种,还有上千个物种尚未得到研究。报告下载,请见: http://assets.panda.org/downloads/newlydiscoveredspeciesonborneo25042005.pdf

(引自www.wwfchina.org      2006年12月19日)

>>>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