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组织呼吁重视泥炭湿地退化

      泥炭是一种积聚了数千年的死亡有机物的土壤。泥炭的形成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大约10年才能形成1厘米厚的泥炭。湿地国际负责人马塞尔·西尔维厄斯说,泥炭地是湿地的一种,是不可再生能源,它的面积虽然只占全球土地面积的3%,但却储存着5500亿吨碳,相当于全球土壤碳储量的30%,是全世界森林碳储量的两倍,对固定碳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近年来,人类为获取用做生物燃料的椰子油和造纸用的木材,大肆砍伐在泥炭湿地上生长的树木,甚至排干湿地里的水,这导致湿地退化,大量二氧化碳因此被排放到空气中。
      西尔维厄斯说,该组织和其他机构联合进行的调查显示,东南亚地区每年退化的泥炭湿地能排放20亿吨二氧化碳,其中6亿吨来自自然氧化,14亿吨源于火灾。今年10月印尼的湿地森林大火就对该地区环境产生了严重破坏。他表示,泥炭湿地退化除了对环境产生影响之外,还会破坏生物多样性,阻碍经济发展。
      西尔维厄斯说,这一问题目前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但国际社会应该尽早行动起来,帮助发展中国家解决泥炭湿地退化和管理问题。

(引自中国绿色时报   2006年11月15日)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