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珊瑚及红树林 恢复海洋生态

         据英国BBC报道,这一系列方法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和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共同研究发布,其中包括“珊瑚礁耐受白化的能力”及“控制红树林耐受气候变化的能力”两份报告,列出了人为活动对生态的破坏范围及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
  报告研究专家称,由于气候变暖、污染及沿海地区的开发,珊瑚礁与红树林正在严重退化。控制人为活动对动植物生存环境的影响将使其面对气候变化时更具复原力。
  这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首个关于气候变化对自然世界影响的系列报告。其全球海洋项目主管卡尔·格斯塔夫·伦丁(Carl Gustaf Lundin)称:“两份报告都阐明了一件事:当短期内我们无法控制气候变化时,应尽力保存热带海洋生态系统。只要珊瑚礁管理者及政治家们按照报告中提出的方法去做,我们就有可能扭转局势。”
  海洋暖化
  报告说,珊瑚礁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当海水表面温度发生变化时,珊瑚礁也随之白化。
  因为珊瑚礁的颜色来自珊瑚共生藻—一种供养造礁物质(珊瑚虫)的单细胞植物。若海水表面温度长期持上升状态,将使珊瑚共生藻流失、珊瑚礁白化、珊瑚虫食物短缺,最终导致珊瑚礁复原能力变弱。
  面临诸如过度捕捞、污染、以珊瑚礁为食的生物、飓风及水底推进器带来的沉积物,以及沿海地区开发等问题,珊瑚礁将变得不堪一击。
  报告同时称,号称“海底热带雨林”的珊瑚礁,其覆盖面虽仅占全球海底面积的0.2%,却含有近25%的海洋物种。
  它们同时也是上百万人的食物及经济来源,并为商品和服务业创造相当于300亿美元的利润。
  一位报告撰写人表示,我们需将人为活动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降至最低。
  为增强白化珊瑚礁的复原能力、加强珊瑚礁对海面温度上升及酸性海水增加的适应能力,报告提出应采取下列措施:加强珊瑚监测,建立海洋保护区,在珊瑚礁退化区域移种健康的珊瑚,制订沿海发展及捕鱼管理计划。
  红树林管理计划
  虽然红树林能很好地适应恶劣条件,但上涨的海平面及过度砍伐将对一些红树林的生存产生潜在的影响。好在并非所有红树林种植区的海平面都呈上升趋势。
  报告中称,在海平面上升的种植区,处于低势及缺乏沉积物的红树林生态系统极易受到侵害。反之,拥有大量沉积物或有可向内陆发展空间的红树林生态系统可以抵抗海平面上升的威胁。
  而气候变化导致的降雨形式变化也将影响红树林的成长与发展。
  过去50年中,全球约1/3的红树林因对燃料、农耕及沿海地区的开发而被清除。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为满足全球对贝类的需求,印尼及泰国出现了大量的虾养殖厂。
  报告提出了10种保护红树林的方法,其中包括:确认并保护对抗气候变化的有利区域,管理人类对耕地的需求,发展绿化带及缓冲区以便于红树林的迁移,以及重建耐受气候变化的种植区。

(引自人民网    2006年11月3日)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