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时间
2023年8月18日上午9点
2.参加方式
线下会场:北京师范大学京师科技大厦B座1226会议室
腾讯会议:243-740-354
3.日程
09:00-09:40 超大城市绿色空间的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以京沪为例
张彪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副研究员
09:40-09:50 交流环节
09:50-10:20 浑善达克沙地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研究
王博杰 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 副教授
10:20-10:30 交流环节
10:30-11:10 城市扩张和农业灌溉对区域气候的影响与城市热岛
崔凤琪 比利时根特大学 博士
11:10-11:20 交流与总结
4.报告人介绍
【报告题目】:超大城市绿色空间的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以京沪为例
【个人简介】:张彪,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2006-2009年在中国科学院大学获生态学博士学位,2009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工作至今。长期从事生态系统服务、生态安全格局与环境治理修复研究。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发计划、国家发改委和生态环境部调研专项等重点研究课题,近些年在生态格局-过程-功能耦合理论与技术方面获得重要进展,在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Ecological Economics等上发表研究论文近百篇,出版生态服务功能相关著作十余部,拥有多项软件著作权及专利,获得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并多次获得地方政府的科技奖项。
【报告摘要】:城市中绿色植被及湿地水域所占据的立体空间,是提供重要生态系统服务和承载城市景观形象的重要场所。随着快速城市化进程与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绿色空间格局与功能发生急剧变化。本报告以北京和上海为例,介绍了两个超大城市绿色空间的景观多样性以及生态服务功能特征,分析了绿色空间格局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制约关系,为2020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下的城市生态系统保护提出了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王博杰
【报告题目】:浑善达克沙地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研究
【个人简介】:王博杰,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生态系统服务和人类福祉相关工作,从理论和方法层面探讨生态恢复背景下生态系统服务和农牧民福祉之间的关系。相关研究发表在Ecosystem Services、Ecological Indicators、Applied Geography、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等期刊上。
【报告摘要】:生态系统服务是人类福祉的重要来源,报告综述了当前生态系统服务和人类福祉研究发展特征和研究热点演进,并以浑善达克沙地研究区,模拟该区关键生态系统服务,探究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关系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评估牧民主观福祉,进一步分析浑善达克沙地生态系统服务与牧民福祉的关系。研究结果为沙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政策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崔凤琪
【报告题目】:城市扩张和农业灌溉对区域气候的影响与城市热岛
【个人简介】:崔凤琪,2023年于比利时根特大学获得地理学博士学位,2020-2023年曾在比利时皇家气象研究院学习工作。主要利用区域气候模式和遥感数据,开展土地利用变化的气候效应及城市热岛的数值模拟研究。第一作者论文发表在JGRA、AR、ES、SOTOEN等期刊。
【报告摘要】:城市化和灌溉作用是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物理特征进而影响区域气候变化的两个主要过程,二者交互作用对区域气候的影响尚不清楚。基于区域气候模式分析城市化和灌溉的单独及交互作用对地表能量平衡和气温降水的影响。此外,由于特殊的下垫面特征(例如不透水层,3D结构和人为热源)城市区域温度高于周围自然植被区域而引起城市热岛现象,其在热浪期间更为显著。研究揭示了热浪前、热浪中、热浪后对城市热岛的强度和范围的影响及近地表能量平衡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