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orBio讲坛第三十五讲成功举办

  2023年6月28日,CForBio讲坛第三十五讲成功在线举办。本次讲坛由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和中国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研究网络森林网共同主办,浙江钱江源森林生物多样性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协办。中科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秘书长马克平研究员主持了讲坛,160多人参会。报告人为来自法国格勒诺布尔大学Pierre Taberlet教授和北京大学姚蒙副研究员。
  Pierre Taberlet教授报告的主要观点是环境DNA(eDNA)并不是万能的,而具有其自身局限性。他从介绍环境DNA(eDNA)的概念、分类入手,指出自2011年以来发表的eDNA的成果逐年增加。他回顾了eDNA的研究历史,认为DNA宏条形码(metabarcoding)的研究存在技术较为简单而实验易受污染及数据处理问题影响的悖论。他指出根据Gartner技术成熟度曲线,由于期望膨胀和发表压力存在发表错误结果的风险,举例说明历年发表的关于eDNA不少论文都是错误的。他以高引用的文章“Environmental DNA reveals that rivers are conveyer belts of biodiversity information”为例,重复了该实验,但结果表明该论文的实验结果不可信。eDNA技术对于硅藻等真核生物易获得良好且一致结果,但该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类群的生物监测。Pierre Taberlet接下去分享了其团队在2016年空气中eDNA(Airborne eDNA)的研究,得出该方法对细菌、真菌、植物的测定都很友好,但不适用于脊椎动物监测的结论。Pierre Taberlet最后指出,DNA metabarcoding的实验设计必须遵循以下原则:设计平行实验、保证足够的生物重复样品和实验重复、检测每个实验步骤潜在的污染程度、需要阳性对照判断序列分析的正确性等等。
  姚蒙副研究员的报告从冰川的重要性切入,介绍青藏高原这一极地之外最大的冰川地区将有三分之一的冰川预期将于2050年前消失。在青藏高原开展传统生物多样性调查极其困难,而生物多样性研究新技术eDNA可高效并无损伤性地检测多种类群,有助于研究青藏高原水生态系统群落结构及生态过程。姚蒙副研究员以两个研究案例展开报告。首先是纳木错Niyaqu流域14个样点生物多样性eDNA研究,得到869个OTUs,分属于蓝细菌、硅藻、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分析了其α多样性空间格局、从上游到下游群落组成的空间变化,不同样点间β多样性等,展示了微生物主要由随机过程驱动和较大型生物主要受环境因素影响两种不同的群落构建机制。姚蒙副研究员随后介绍了青藏高原一个淡水湖和一个盐湖不同水深度和沉积物生物多样性研究,得到2153个OTUs,分属于蓝细菌、硅藻、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通过韦恩图分析发现两个湖泊的生物存在较大差异,且水和沉积物中都有独特的物种。两个湖泊生态系统中群落组成变化大,具有不同的分类特征。她建立了多营养级共现网络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淡水生态系统,盐水湖生态系统可能稳定性较差,对环境影响更为敏感。整体而言,eDNA分析显示青藏高原水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丰富而独特,且具有很强的空间变化,但青藏高原仍有大量的生物多样性还没有被鉴定和研究。eDNA技术可应用于监测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指导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
   
   (封面图片:水样采集,陆琪拍摄)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