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国家标本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研讨会召开

2月23-24日,为期两天的第一届国家标本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召开。本次会议由国家标本资源共享平台主持单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主办,国家标本资源共享平台办公室承办。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王瑞丹副主任和卢凡处长、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田永生副处长、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汪小全副所长(主持工作)和科技处杨秀红处长等应邀出席了开幕式。

王瑞丹副主任代表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致辞,肯定了国家标本资源平台已经取得的成就,并向与会者介绍了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将对平台分级动态管理和开放式发展平台的新思路;田永生副处长回顾了我国标本资源数字化的发展历程,强调标本资源数字化对科学发展和国家战略的重要作用。汪小全副所长强调,标本是研究的凭证和资源,标本记载着环境气候变化的信息,标本数字化共享后形成标本大数据。通过现代的高科技手段分析大数据为用户提供更多更便捷的服务。标本采集保存和共享工作是一个大的科技工程,不仅为当代科学研究和技术人员服务,甚至是我们为子孙后代留下的非常重要的宝藏。希望大家齐心协力,以更高的效率发展标本数字化事业。汪小全副所长启动了国家标本资源共享平台新版网页,正式发布了国家标本资源共享平台网页的新版本(http://www.nsii.org.cn)。来自相关研究所、高等院校、博物馆、标本馆等88家单位19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国家标本共享平台项目负责人马克平研究员主持。     

   

马克平研究员就标本数字化进展与国家标本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作主旨报告,覃海宁研究员、陈军研究员、何兴金教授、李迪强研究员、何明跃教授、张洁高级工程师等作大会报告,分别就植物标本、动物标本、教学标本、自然保护区标本、岩矿化石标本和极地标本子平台的现状与发展作报告。

此次研讨会分为两个专题,三个分会场,共有29位报告人介绍了生物和地学标本数字化,以及相关的技术方法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展示了学者们对标本数字化成果及其应用的思考和贡献。

为鼓励更多单位参与到我国标本数字化进程中来,研讨会安排了一上午时间,分组讨论标本数字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个环节中,三个分会场气氛热烈,与会人员提出了很多具体的意见和有针对性的建议。

在内部工作会议上,植物、动物、自然保护区、教学、岩矿和极地标本子平台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发展设想和工作重点,13位专家各抒己见,提出富于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如各个子平台应从长远考虑制定发展目标和规划,提高网站的用户体验,在保证数据增量的同时提高数据质量等。

最后,马克平研究员提出五点建议:第一,建议六个子平台做一个稍微长远的规划,搞明白发展目标是什么,如何规划的,怎么实现?第二,明确平台的性质。马克平研究员表示,盈利不是标本平台的性质,标本平台的作用是推动科学发展,科学研究、教学和科普是重点,但其核心是分类学和地理学。第三,考虑数据的完整性。不仅仅盯着标本,名录、文献、彩色照片等同等重要,要确保数据的完整性;第四,树立资源共享理念。子平台只是一种组织方式,不能成为资源共享的壁垒。平台之间应该加强交流,包括技术共享,一起努力推动资源库的共享;第五,项目管理的开放性。积极吸引更多人参与到项目中来,建立多方共赢的平台发展模式。

此次研讨会,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