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生物多样性论坛第三期|微生物多样性与功能

1.时间
2023年5月10日上午9点
2.参加方式
线下会场:中科院微生物所C404会议室
腾讯会议:243-740-354
3.日程
9:00-10:00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时空演变
            褚海燕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
10:00-10:40 基于性状的视角探索真菌生活史与养分利用策略
            张海洋   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
10:40-11:20 植物根际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在病害防控上的应用
            周欣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特别研究助理
11:20-11:30 总结
4.报告人介绍
褚海燕
报告题目: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时空演变
个人简介: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二级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A类)。主要从事土壤微生物学、微生物生态学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曾获中国土壤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发表SCI论文160余篇,2019-2022连续4年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担任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生物和生化专业委员会主任,Soil Ecology Letters共同主编,Microbiome、The ISME Journal等国际期刊的副主编或编委。
报告摘要:土壤中生活着种类极其丰富、数量庞大的微生物类群,它们驱动着土壤中的养分循环、污染物降解以及温室气体排放等,在全球粮食安全、环境保护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土壤微多样性的时空演变主要研究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的时空分布及其驱动因素,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联,以及气候变化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预测。
张海洋
报告题目:基于性状的视角探索真菌生活史与养分利用策略
个人简介:张海洋,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主要从事植物-微生物互作研究,从方法和理论层面探讨土壤微生物及其功能性状介导的陆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和物种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相关研究以第一作者发表在Ecology Letters、Ecology、Global Ecology and Biogeography、Molecular Ecology等期刊上。
报告摘要:基于功能性状的研究深刻改变了生态学研究范式,增进了我们对于不同生物类群的地理分布格局和生态权衡策略的理解。然而,功能性状在微生物领域的应用落后于大型生物。在微生物功能性状研究领域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能否寻找某些易于测定的性状特征并通过其变化来理解微生物的生活史策略和地理格局分布?本报告将聚焦真菌的功能性状研究,从资源梯度响应、系统发育、生活史策略等角度,(1)探讨基因组水平性状如何介导真菌在资源梯度(贫瘠/富集)上的生态适应;(2)解析真菌从“自由生活”类型转向“兼性共生”和“专性共生”类型的过程种发生的性状变异格局;(3)研究多种与“size”相关的真菌性状如基因组大小,孢子大小和子实体大小等的生态学权衡及其背后的生物学意义;(4)评估真菌性状介导的全球物种分布格局及其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程度。
周欣
报告题目:植物根际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在病害防控上的应用
个人简介:周欣,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特别研究助理。主要从事微生物组与植物互作生物学研究,通过利用宏基因组学挖掘与植物抗逆性相关的关键微生物,通过结合微生物培养组学、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等手段,阐明关键微生物类群在帮助植物抗病等方面功能。相关研究以第一作者或共同一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Food Control、Microbial Ecology等期刊上。
报告摘要:根际微生物是植物微生物组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与植物密切相关的微生物类群与宿主植物形成寄生、共生以及腐生等关系,在植物抗病/逆和生长发育调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植物根际中微生物多样性与枯萎病等土传病害的发生是否相关?根际生态位中植物-真菌群落-细菌群落间的多元互作关系及其提高宿主抗病性的功能和机制等问题还不清楚。本报告将探讨植物微生物的培养组学方法,解析人工合成菌群的抗病效果及其抗病机制。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