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会2023年学术年会顺利召开

  2023年12月12日,北京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会2023年学术年会在挂靠单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召开。本次年会由研究会和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共同主办,研究会秘书长、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所)覃海宁研究员,监事长、植物所谢宗强研究员,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所)李明研究员、理事动物所朱朝东研究员共同主持,线上线下累计近400人参会。理事长、植物所马克平研究员作开场发言,简要介绍了研究会2023年的工作情况和本次年会的报告邀请情况。本次会议共邀请12位专家学者,从全球、中国、北京三个尺度分享了生物多样性领域的一些重要科学问题和最新研究进展。
  全球
  北京大学王志恒教授分享了被子植物多样性速率的时空动态。生物多样性丧失是人类面临的最大的威胁之一,生物多样性科学已成为事关人类未来的科学。针对该领域数据不足的瓶颈,其研究团队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构建了完备的种子植物数据平台——“全球种子植物生态与进化数据平台”。根据全球植物分布和全球被子植物属级水平系统发育树,建立了全球植物“8区16亚区”的分区方案,追溯了被子植物的分化历史。他介绍到,植物地理区的划分主要受进化历史的影响;在被子植物演化过程中,高纬度地区的物种多样化速率比低纬度地区更高,分化速率和属多样性呈现负相关的空间格局;性状特征对被子植物进化速率的影响尚存在广泛争议。
  中国
  清华大学杨军教授分享了中国城市普通豚草种群溯源研究。普通豚草是一种入侵植物,不仅会抑制农作物的生长,产生的花粉也是人类花粉过敏症的主要致病源。已有研究根据豚草观测记录分析认为,普通豚草是在上世纪30-40年代进入中国,沿河流和道路在多个省传播。其团队通过对采集的城市和非城市样本的遗传特征的分析,发现普通豚草城市种群比非城市种群具有更复杂的空间遗传结构,现代国际粮食贸易可能是普通豚草城市种群的主要入侵源,城市间的长途运输和普通豚草的扩散有明显联系,最后他呼吁入侵物种防控应给予城市更多的关注,其作为入侵物种的着陆点和扩散中心的作用不容忽视。
  北京林业大学崔国发教授分享了我国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的问题。其中,关于自然保护地分类、分级和分区,建议把(自然景观)风景名胜区与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并列;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区、自然保护小区、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归为广义自然保护区;除国家公园外,其他类型的自然保护地都应明确使用“国家级”、“省级”限定;可在各类型自然保护地功能分区的基础上,划分管控区,不应简单的“三区变两区”。关于与生态保护红线的衔接,建议把自然保护地内林地、草地、水域等土地利用类型中生态功能重要、生态环境敏感脆弱的“地块”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关于永久性基本农田,可不调出自然保护地。
  北京师范大学王天明教授分享了多捕食风险下捕食者-捕食者、捕食者-猎物相互作用的行为机制。种间关系是群落构建的基础,其中,捕食者对猎物的影响分为直接致命影响(猎杀)和间接非致命影响(使猎物恐惧)。恐惧对猎物的行为、生理、分布和种群动态都会产生影响,猎物感受到的捕食风险在空间上的高低差异称为恐惧景观。目前已有研究缺乏对恐惧景观时间动态的展示,缺乏对多捕食者-多猎物生态系统中的恐惧景观的研究,他分享了其研究团队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三个最新研究案例——“虎豹竞争与共存及对人类干扰的响应、狐狸和豹猫对虎豹捕食风险的时空响应和狍对多捕食风险的时空响应”,详细阐释了人类活动与野生动物的关联格局。
  动物所屈延华研究员分享了生态基因组与气候变化适应的研究。全球气候变化正在导致日益加剧的生物多样性丧失,如何量化评估多物种的不同种群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模式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关键环节。其研究团队将生态基因组学与生态位模拟分析结合,评估了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生态关键种-高原鼠兔,以及它的两个伴生鸟类-白腰雪雀与棕颈雪雀不同种群的影响,构建了气候变化下种群受威胁风险的评估框架。基于该框架,发现三种动物具有相似的气候适应模式和气候变化易危性格局,发现高原鼠兔是青藏高原高山草甸的基石种,在未来环境变化下,能够为两种伴生种雪雀提供“保护伞”效应。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胡飞龙副研究员分享了《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历程、COP15的背景、《昆蒙框架》的谈判过程以及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他表示我国的综合国力奠定了举办COP15的基础,COP15是我国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体现环境领导力的关键举措,也体现了国际社会对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认可。他介绍目前中国生物多样性领域目前已形成较为完善的“133”体系,即从国际层面《昆蒙框架》,到国家层面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NBSAP)+两办“意见”+重大工程规划,也推动地方制定地方实施意见+地方层面LBSAP+重大工程规划。
  植物所严正兵研究员分享了基于高光谱遥感的多尺度植物功能性状监测及变异解析。植物功能性状是指植物对环境适应和进化所表现出来的可量度特征,传统野外采样方法存在费时费力费钱、只关注生长季和优势种、空间尺度和量纲不匹配等不足,高光谱遥感则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手段。他从高光谱遥感的生物物理基础、搭载平台、光谱-性状模型的普适性和尺度延展性等角度详细介绍了监测植物功能性状的基本原理,并解析了基于高光谱遥感的植物功能性状变异,介绍到高光谱遥感技术可以准确预测多尺度植物功能性状,光谱-性状模型的普适性和尺度延展性探究尚有待加强,高光谱遥感在植物功能性状变异研究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植物所李逸博士分享了节肢动物多样性与森林⽣态系统功能的研究。森林多样性保护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已有的关于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BEF)关系的经典研究缺少对生产者之外的其他营养级的关注,特别是多度和多样性极高的高营养级节肢动物的关注。她的报告强调了植物多样性可通过增加捕⾷性和寄⽣性天敌多样性降低植⾷性昆⾍多样性,提⾼森林⽣产⼒,也表明了节肢动物是调控BEF关系的重要因⼦,并且⾼物种多样性的混交林更能实现节肢动物多样性和⽣产⼒的双赢。
  北京
  北京市园林绿化资源保护中心主任黄三祥研究员分享了北京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及发展策略。他介绍了北京市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基本情况,以及北京在完善法律法规、强化物种及栖息地保护、加强野生动物救护及疫源疫病监测、突出明星物种保护、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升、促进部门协作、开展科普宣教等方面的保护实践,进一步分享了政府在上述方面的下一步工作计划。
  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主任白加德研究员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分享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系。他介绍了北京经开区的生物多样性本底情况,以及经开区近30年来的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的时空分布格局和变化规律,进一步分享了在经开区开展生态产品总值核算的工作思路和进展,最后展望了未来形成“人-城-业-文-绿 ”五位一体的和谐发展格局。
  北京林业大学戴玉成教授分享了北京大型真菌多样性研究。北京共发现大型真菌625种,占全国的11.9%;新种5个;中国新记录种5种;北京新记录种120种;隶属于2门7纲22目93科277属。其中,食用菌71种,占北京大型真菌的11.4%;药用菌88种,占北京大型真菌的14.1%;毒蘑菇22种,占北京大型真菌的3.5%。他详细介绍了这些大型真菌的形态特征、地理分布、命名依据、可食性和毒性、以及保护级别,是一场了解北京大型真菌多样性的生动科普。
  动物所赵亚辉副研究员分享了100年来北京鱼类多样性的变化与保护。北京现生鱼类共计85种,隶属于11目20科67属。近百年来由于各种因素造成北京鱼类多样性显著下降,一些重要物种消失或濒于灭绝,分布区极大缩小。自2014年起,南水北调等促进了北京主要水系恢复,北京鱼类多样性呈现向好趋势,同时也带来了应对外来和入侵鱼类的新形势,对此提出了识别重点保护水域、建设连片保护区、防控外来物种的具体保护建议。
  马克平研究员对会议进行了总结。他感谢各位报告人的精彩报告以及线上线下与会者的热情参与,他指出本次年会的组织基于研究会立足北京、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的定位,并强调研究会未来将加大为青年研究者提供更多展示平台,促进学科的长远发展和人才培养。学术年会之后研究会召开了第一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