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安徽省湿地保护地体系管理有效性项目(GEF)资金增量效应凸显

加强安徽省湿地保护地体系管理有效性项目(全球环境基金项目)是目前安徽省湿地保护方面最大的国际合作项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无偿赠款300美元,项目实施期为2013年12至2018年11月,安徽省林业厅为该项目执行机构。项目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推动省级层面湿地保护主流化进程;二是增强流域层次湿地保护协调能力;三是减小对升金湖自然保护区等6个项目点湿地生态系统的威胁。项目实施一年来,充分凸显国际项目资金的增量效应和示范带动作用,成为迎接第19个“世界湿地日”的最好礼物。

一、创新机制,激发保护活力

作为安徽GEF主要项目点的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多种珍稀濒危候鸟重要的迁徙停歇地和越冬地,多年来该湖人鸟争食、争草、争水现象十分严重,出现了人怨鸟、鸟挨饿、水缺草的窘境,通过GEF项目实施,不断创新湿地保护机制,激发湿地保护活力,推动社区和谐共建,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

(一)只种不收,共建“人鸟”和谐

为改善越冬候鸟觅食困难的窘境,保护区管理局在东至县胜利镇新军村境内重点保护鸟类白头鹤、大雁经常栖息和觅食的重点区域(同心圩附近)租赁近20亩稻田,作为珍稀鸟类觅食区,村民们“只种不收”,种出的农作物任由鸟类取食,保护区给予适当经济补偿。同时,村组还指派专人对觅食区进行日常管理,禁止村民在投喂区及周边区域捕杀、驱赶鸟类。这一举措,不仅化解了多年来“鸟饿人怨”的状况,还增进了人鸟感情,提高了周边农民的爱鸟护鸟意识。目前,在该区域觅食的白头鹤数量最高峰时多达300只以上,附近还有豆雁等其它候鸟,总数达5000只以上,场景甚是壮观。

(二)租地种草,修复湿地生态

自2007年以来,升金湖由于大规模的渔业养殖活动,湖区水草覆盖率逐年下降,绝大部分区域寸草不生。由于栖息环境退化,须浮鸥等夏季在升金湖繁殖的鸟类基本消失。为了改善湖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区管理局实施了“升金湖金保圩生态功能恢复试验区项目”,即向金山村租用金保圩40年,在圩堤种植垂柳500棵、芦苇带1400米,圩内种植芡实100亩、莲藕80亩,同时还种植了苦草、野菱、茭白等水生植被。目前圩内夏季的水草覆盖率由原来的5%变成了现在的50%左右。夏季已有部分水雉、凤头、小、须浮鸥在圩内筑巢、产卵,白鹭、池鹭到圩内觅食;冬季,在圩内也能监测到白头鹤和东方白鹳等多年未在此处觅食的珍稀濒危物种。同时,湿地水质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三)效益补偿,点燃群众激情

2014年中央财政安排3000万元GEF配套资金用于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工作。在项目实施方案中,对补偿条件、补偿范围、补偿主体、补偿对象、补偿标准、补偿方式和补偿机制等进行了科学设计,这一举措极大地调动周边社区群众爱鸟、护鸟、喂鸟的热情。一是用于农作物损失补偿。安排1000万元建立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根据东至、贵池两县区在保护区及周边1公里范围内耕地的土地承包经营者因候鸟迁徙造成的实际损失情况给予相应的补偿。同时,安排经费100余万元,对候鸟集中觅食的农作物损失严重区域给予重点补偿。二是安排279.6万元建立湿地保护奖励基金。根据池州市政府与东县、贵池区政府签订的升金湖执法管理目标责任书中的工作任务,在组织考核的基础上,对湿地保护中工作先进单位(包括县、区,沿湖乡、镇、村)和先进个人实行以奖代补,给予一定奖励。三是安排资金1551万元开展社区生态修复和环境整治。主要用于升金湖湖区渔民上岸安置点绿化、沿湖社区环境整治绿化、湿地生态修复、中湖部分围网拆除、巡护道路新建和维护等。

二、引智合作,夯实科技支撑

项目实施过程中,广泛引入国内外湿地保护资深专家和技术合作单位。一是招聘2名国际专家、5名国内专家,以引入国内外湿地保护先进理念,为项目实施提供技术指导;二是与南京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高等院校签定合作协议,强化科技支撑;三是聘用了项目管理人员,引进国际项目管理、监测、评估等机制;四是开展湿地价值和承载力评估、湿地生态红线划定、湿地生物多样性监测、湿地公园生态修复技术等一系列课题研究,以提高湿地保护科技水平。

三、以点带面 彰显项目示范

通过项目点上带动,进一步推动了省级层面和流域层面湿地保护主流化进程。一是召开全省湿地保护管理工作会议,邀请全省湿地资源调查与保护管理工作部门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参加,促进部门沟通交流;二是编制了《安徽省湿地保护总体规划》(2014~2030年)和《升金湖流域管理计划》;三是加快《安徽省湿地保护条例》立法进程, 目前已列入安徽省人大2015年实施类项目;四是进一步扩大湿地保护面积。2014年全省新建省级湿地公园15处,新增湿地保护面积3.02万公顷,构建更加完善的全省湿地保护网络体系。

四、融入外资,撬动国内资金

2014年,安徽省湿地保护共落实配套资金约5800万元,远远超出《加强安徽省湿地保护地体系管理有效性项目实施方案》中规定的外方赠款与配套资金1:6的要求。其中,中央层面5530万元,包括:中央财政湿地保护补助资金1400万元,升金湖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3000万元,湿地保护奖励500万元,湿地保护与恢复资金630万元;省财政配套资金270万元。

正是由于GEF项目的实施,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逐渐成为国内外湿地保护工作关注的热土。2014年,安徽大学与池州市政府签订共建“安徽升金湖湿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合作协议,目前,安徽大学已投资150万元用于该站建设。此外,世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物种生存委员会(SSC)鹳类专家组、国际鹤类基金会、日本雁类保护协会、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等组织机构的负责人和专家也纷至踏来进行考察和调研,开展国际合作。《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科技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台湾摄影协会等有关专家也多次前来考察,献计升金湖湿地保护大计。

2015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是“湿地:我们的未来”,旨在诠释湿地与人类相互依存的关系,加强安徽省湿地保护地体系管理有效性项目的实施,正在向世人展示安徽湿地保护更加美好的明天!

                                                                                                                                (安徽省自然保护管理站   顾长明)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