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回顾】北京生物多样性论坛第五期顺利举办

  2023年7月11日,北京生物多样性论坛第五期顺利在线举办。本期论坛主题为“系统保护规划”,由北京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会理事、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申小莉副研究员组织,与来自加拿大卡尔顿大学的Jeffrey Hanson博士共同受邀作报告。论坛由研究会理事长、中科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马克平研究员主持,共有140多人参加。
  Jeffrey Hanson博士从开发优化算法工具、整合新的数据和使用替代数据等三个方面,介绍了其关于如何选择成本效益高的规划来帮助做出更好的保护决策的多个研究案例。“通过生态调查,获得物种分布数据——通过数据分析,绘制物种分布图——制定保护规划,划定优先保护区——实施保护规划,提高生物多样性”,这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想实施过程。但是,在实际保护过程中,由于可获得的数据有限,再加上需要有效平衡数据获得和规划实施之间的成本,导致生物多样性保护变得复杂。为了克服这些挑战,开发具有成本效益的优化算法科学制定保护规划提高保护成效,就显得尤为重要。Jeffery首先介绍了他开发的名为Prioritizr的R软件包,简单易操作,相比Maxran等系统保护规划工具能提供更快和更优的算法。他进一步介绍了如何整合新的数据集优化系统保护规划结果。当增加遗传数据反映种类遗传多样性的空间分布特征时,识别的保护优先区能更好的实现对保护对象不同地理种群和遗传类型的保护。然而,为支撑保护规划收集的数据也并非越多越好,因为当总的经费有限时,需要平衡用于数据收集的成本和实地保护管理措施实施的成本。第三个研究案例是在无法获得高质量数据时选定具有成本效益的替代数据为保护决策提供信息。他介绍了当遗传数据缺乏时,利用环境和地理变量作为反映种类遗传变异的替代数据的案例。
  申小莉副研究员从昆蒙框架的保护地目标、目标的进展、各个国家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目标实现的建议等四个方面,作了“全球保护地面积目标的实现路径”的报告。30×30目标(即到2030年保护30%的陆地和海洋)是《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最重要的行动目标之一。报告内容基于报告人等近期发表于One Earth期刊的研究“Countries’ differentiated responsibilities to fulfill area-based conservation targets of the Kunming-Montreal Global Biodiversity Framework”为主要内容,首先分析了全球要实现30×30目标所面临的巨大挑战。该研究以生物多样性和碳为保护对象,采用系统保护规划方法,识别了全球统一保护和国家各自保护其国土范围内30%或50%生物多样性和碳储量最丰富的区域(即全球情景的优先区和国家情景的优先区),对比了两种不同情景的优先区对全球生物多样性和碳的保护成效,进一步量化了各个国家和地区面临的保护挑战。研究发现,保护地网络的扩展集中在全球生物多样性和碳最丰富的地区能够极大的提高保护成效;一些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热带和岛屿国家,在此过程中将面临着极大的保护挑战。因此,建议《生物多样性公约》采用“全球保护优先区”指导国家保护行动,采用“维持或恢复到良好状态的全球保护优先区的比例”作为评估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进展的一项指标。建议采取国家自主承诺、建立信息支撑平台和“30×30目标”行动基金、采取其它有效的区域保护措施(OECMs)等途径,实现对全球水平上生物多样性最重要的30%区域的保护,在全球范围内公平地分担保护成本,提高保护成效。最后,她分享了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新趋势的几点认识和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借鉴意义的中国经验。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