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会2022学术年会在线召开

  2023年1月13日,北京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会2022学术年会在线召开。本次年会由北京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会和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共同主办。会议共邀请9位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全球战略和国家计划、研究平台、研究内涵拓展、新技术和方法,以及科学研究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分享和交流。

  在国家战略和规划方面,黄宏文研究员结合我国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的背景,详细介绍了植物园的起源与演变,全球国家植物园体系的特征,我国植物园发展的历史、使命及基本任务,以及当前我国以国家植物园为主体的迁地保护应重点保护的植物类别、存在的科学问题和在植物资源发掘与可持续利用方面取得的成效等。徐卫华研究员解读了《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详细介绍了该方案的制定背景,国家公园的遴选流程,空间分布特征与效益评估,并结合推进国家公园可能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全球战略方面,彭奎博士以亲历者身份对《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BD COP15 )通过的 “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 进行了解析,并分享了中国在社会参与COP15方面的突破,使与会者明晰中国政府及非国家主体在哪些环节可以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支持。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研究平台方面,冯晓娟研究员从基本情况、平台能力建设、前沿科学发现和社会影响等层面详细介绍了中国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研究网络(Sino BON)在过去5-10年的网络建设与研究进展。朱朝东研究员以新岗山样地研究为案例,重点介绍了其团队以Sino BON平台为依托,在该样地开展功能昆虫群为主的动物多样性及其所在的营养级互作关系的研究进展。Douglas Chesters副研究员从基因组学的应用角度,详细介绍了团队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构建系统发育树,整合蜜蜂属昆虫的功能性状评估群落DNA多样性的最新研究成果。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研究内涵拓展及新技术和方法应用方面,唐海萍教授结合国际研究和其课题组在内蒙多伦与呼伦贝尔所做的研究,说明研究生态系统服务的最终目的是将生态系统服务的评估结果纳入政策建议,从而提升人类福祉和实现生态系统服务的可持续供给。辛晓平研究员详细介绍了呼伦贝尔草原国家野外站的基本情况,草原生态遥感观测平台建设的过程,以及其研究团队在该野外站应用卫星遥感和近地面遥感对重要草地参数的反演与验证的方法和过程,以期能够揭示放牧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和规律。
  在科学研究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的关系方面,范朋飞教授通过量化分析科研强度对物种濒危等级变化的影响,证实了科学研究确实有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尤其是在国家层面有本国人员参与的保护研究有更明显的作用,并针对中国陆生脊椎动物研究队伍逐渐萎缩的现象提出改善建议和对策。
  
  在学术年会最后阶段,研究会理事长、中科院植物研究所马克平研究员做了总结性发言。他指出,年会的各个报告是2022年中国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成果的优秀代表,这些报告所展示的成功案例充分说明开展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必须要紧密围绕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和国家目标。同时,搭建好的研究平台非常重要,需要足够的经费支持和时间投入。此外,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及其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从点、面两个维度拓展了人们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并且国家公园的布局也特别考虑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所有这些研究也再次佐证了科学研究有力地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的发展。马克平研究员评价本次年会报告的定位很好地契合研究会的理念“立足北京,胸怀全国,放眼世界”。 
  本次年会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李明研究员、植物研究所谢宗强研究员、覃海宁研究员和北京师范大学唐海萍教授共同主持,共有1200多人线上参会。学术年会之后,研究会召开了第一届第三次会员大会和理事会。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