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进展】Science Advances | 亚洲生物多样性和固碳能力协同保护规划

 

亚洲生物多样性和固碳能力协同保护规划

摘要

       为实现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Global Biodiversity Framework,GBF)目标,亚洲各国需制定切实可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研究提出了多尺度(亚洲、生物群区、国家)保护优先区逐级保护原则,确定了亚洲各国的保护责任,为在国家层面实施保护目标、完善2020后GBF提供了全新视角。

研究背景

        2021年10月在中国召开《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审议并制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Global Biodiversity Framework,GBF)、确定203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新目标。GBF预稿提出了到2030年保护30%陆地和海洋面积的全球目标,COP26拟要求各缔约国加大“国家自主贡献”(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NDC)力度应对气候变化。因此,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缓解气候变化的协同战略目标,并将“国家自主贡献”加入到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与行动计划(NBSAPs),将更为积极有效地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气候变化的双重危机。

       亚洲是探讨生物多样性与碳协同保护方案来解决当下紧迫矛盾的重要地区。作为COP15的东道主,中国正致力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同时力争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战略目标,越来越多的企业已开始参与CBD的保护倡议。然而,中国及亚洲周边各国哪些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域和生态类型亟需保护,如何帮助亚洲各国制定切实可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具体的保护规划尚不明确。

研究结果

      文章建议亚洲生物多样性与缓解碳释放协同保护分为三个目标逐级实现。亚洲区域尺度优先区作为第一保护目标,可最大限度地提高物种和碳储量保护效率;将区域尺度优先区结合具有生态代表性的生物群区优先区作为第二保护目标,最后将区域、生物群区和国家三个尺度全部优先区作为第三保护目标。其中,亚洲区域尺度和生物群区优先区的重叠区域为最优先保护的顶级优先区。生物多样性和碳储量协同增效的顶级优先区(图1C)主要分布于沿俄罗斯与哈萨克斯坦、蒙古和中国东北的边界线、中国西南边界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等地区。

图1 基于(A)生物多样性、(B)碳储量、(C)生物多样性和碳储量确定的不同优先等级的保护优先区

      基于三个优先保护目标占各国国土面积的百分比,将亚洲国家分为四类(图2)制定亚洲各国共同而有区别的国家保护目标。在第一优先保护目标下,马来西亚、文莱、不丹等东南亚热带国家需要将保护区扩大到国土面积的50%以上。尽管第一优先保护目标不足以完全阻止因生境丧失和退化造成的物种灭绝,但能显著提高各生物类群的有效保护比例,哺乳动物可高达79%、鸟类70%、两栖类84%、爬行类61%,同时会额外保护亚洲30-46%的碳储量。

图2 三个保护目标情景下亚洲各国优先区占国土面积的百分比

       目前整个亚洲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既不全面,也缺乏代表性。在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中(2021-2030年),应确保恢复行动针对生物多样性和碳保护收益具有最大潜力的地区。不同尺度的优先区差异较大,研究提出将宏观尺度的保护目标转化为既具有区域代表性又可在国家层面实施的目标,并按保护优先等级排序的多尺度协同保护框架,可以一定程度弥补全球目标和国家实践之间的差距。由于生物多样性和碳储量空间分布的不均衡,亚洲尺度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常常落在国家尺度保护优先区之外,或远超30%的国土面积,表明对于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和生态系统多样化的国家,制定各国统一的30%保护目标是不够的。对于这些国家,优先保护顶级优先区,可在经济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利用尽可能小的区域内实现保护效益最大化。

保护建议

       文章建议采取逐级保护的行动方案:首先应保护区域优先区,然后生物群区优先区,如果以上面积累积小于国土面积30%时,由国家优先区补充。鉴于亚洲地区生物多样性与碳储量沿纬度梯度的巨大变异,这将最大限度地提高有效保护物种的数量和代表性。当区域优先区超过30%国土面积时,应优先考虑区域和生物群区优先区的重叠区域,以提高物种和生态系统层面的保护效益。

       未来需要更多的资金筹措机制及转型变革,使30%的国土面积不足以为当地物种提供有效保护的生物多样性超级大国得到充分地保护。为更好地实现《生物多样性公约》2030年保护目标,应该优先保护能够同时兼顾生物多样性和缓解碳释放潜力的区域,这种整合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这些区域可以优先使用气候基金,有针对性地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纳入低排放发展战略,在实现缓解气候变化的同时,使物种得以保护。马来西亚、老挝等东南亚热带国家有很大的保护潜力,需要在全球环境基金基础上,建立进一步资助机制,增加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栖息地恢复的资金投入。

原文报道:http://www.ib.cas.cn/2019gb/kyjz2019/202108/t20210829_6177197.html

原文下载链接: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be4261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