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全球态势,展现中国行动 ——“2020后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中国行动”研讨会在线成功召开

  在621-26日召开的2020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不限成员名额工作组第四次会议上,宣布了《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二阶段会议将于125-17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办。在此背景下,“2020后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中国行动”研讨会于723日在线召开。研讨会是“深圳香荚兰野外回归实践暨植物多样性保护学术研讨活动”的系列活动之一,旨在纪念2017年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成功举办五周年。

  会议由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马克平研究员和深圳市植物学会理事长、深圳市兰科植物保护研究中心严岳鸿研究员共同主持,共有近650人参加。

  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黄建华会长和深圳市兰科植物保护研究中心陈建兵主任在开场中分别致辞,介绍了会议的意义、表达了对会议按计划在线举办的祝贺。

  中国植物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种康院士应邀作大会报告。在报告中,种康院士介绍了过去五年里,中国植物学会深入贯彻习近平主席对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贺信精神的情况,包括推动植物科学研究、开展咨询建议、推广科学普及、助推人才成长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促使植物科学助力国家绿色发展。他还分享了中国植物科学在水稻等为代表的生物育种新途径、杂交构树产业化新型饲草、基因编辑技术新突破等方面取得的理论和应用进展,以及植物科学发展中各学科交叉融合提升中国植物科学创造力、坚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社会需求,独辟蹊径创新发展的趋势。

  清华大学国家公园研究院杨锐教授介绍了通过叠加濒危生态区、生物多样性热点区、生物多样性重要区域、特有鸟区等七个全球生物多样性优先区方案,基于高效益低成本的全球陆域自然保护地优先扩展区域研究来设定2020后全球和国别保护目标的成果,并展示了在保守、中等和宏伟目标情景下,全球和各国保护地覆盖率的情景。他提出要通过保护意识的主流化、保护利用的统筹化、保护行动的全民化,以及法律、行政、技术、市场和社会的变革性转变,实现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想状态。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文香英女士简要回顾了《全球植物保护战略》(GSPC)产生的背景和发展历史,介绍了GSPC 2021-2030的制定过程、GSPC 2030的初步目标及其与2020后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框架的关联。她分享了支持实现2020后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框架目标的植物相关行动,如将植物多样性纳入空间规划、在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中使用本土植物等。她还介绍了我国作为植物多样性大国对GSPC作出的积极响应,包括《中国植物保护战略》(CSPC)的制定、执行和进展评估,同时介绍了我国执行GSPC 2020的进展情况进行评估并出版评估报告,该报告作为CBD COP15系列丛书之一;最后她希望社会各界继续支持植物保护工作,共同保护人类宝贵的自然遗产。

  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罗茂芳博士介绍了621-26日在肯尼亚内罗毕召开的2020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不限成员名额工作组第四次会议的情况,分享了当前框架的谈判进展与挑战。工作组第四次会议取得的主要进展是在遗传资源数字序列信息(DSI)议题上制定了就DSI惠益分享达成协议的途径,在框架C节(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关系)和行动目标12(城市生物多样性)、行动目标19.2(能力建设)达成共识。但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能力水平不同,需求各不相同,在“3030目标”、资源调动等核心议题目标和表述上存在严重分歧,加上各国关注点分散等多方面原因,要达成一个兼具雄心又务实平衡的框架充满挑战。

  自然资源部海洋减灾中心郭寅峰高级工程师介绍了2020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中海洋生物多样性相关的目标、谈判进程和中国的对策。他梳理了框架中对海洋保护目标的设定和相关决议中的各缔约方主要观点与分歧,并以行动目标三(保护地)为例指出兼具雄心务实平衡的框架所面临的发展、技术和资金能力、法律等具体实施挑战。对于实现海洋保护目标的中国对策,他介绍了我国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31次缔约国会议上陈述的充分参与国家管辖范围外海洋生物多样性及海底管理进程的立场,以及我国政府近年来采取的支持实施海洋保护目标的相关措施。他还认为,缔约方期望《生物多样性公约》解决的海洋议题超过十项,解决方案要考虑采用陆海统筹、大海洋生态系统等生态系统方法才能具有长效。

  北京大学吕植教授就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框架如何在中国落地,从3030目标中的保护地和其他有效保护区域(OECM)以及相关资金机制进行了观点分享。她指出人类生活和生物多样性有密切关系,OECM是一个灵活的、低投入高产出的保护区域,并以农田、城市等为例,说明人类活动区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系。在资金机制方面,她介绍了我国政府在自然保护上投入的资金增长明显,但以转移支付和相关工程投入为主,还需要大幅提升直接投入的保护资金,建立鼓励OECMs的资金机制,并提高公益基金与保护组织的投入。

  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罗明研究员通过政策体系、理论技术和实践案例来介绍了2020后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她在报告中回顾了近年来我国在关于生态修复方面的相关政策,用不同城市的空间规划案例,介绍了我国“五级三类四体系”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她还分享了以《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指南(试行)》为指导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技术标准1+N体系。并以浙江省瓯江源头区生态修复为例,讲述通过稻鱼系统、矿山治理等采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打造绿水青山,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彭奎博士则从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的社会参与和自主贡献这一角度分享了非政府机构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他从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驱动因素、以及《从沙姆沙伊赫到昆明——自然与人行动议程》发布的背景等来解读社会参与的重要性。他分享了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非国家主体的参与情况,以及在贡献保护行动、增加实施手段、提升保护责任和透明度等方面的角色。分享了我国在建立“社会公益保护地联盟”等开展的具体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以及发起社会参与COP15系列活动等,并不断协助相关机构完成自主承诺的工作,使来自我国的社会承诺达到全球承诺的10%。最后,他就COP15第二阶段会议异址的影响做了个人的观点分享。

  严岳鸿研究员以“隐存种——未知的生物多样性和未来的保护”为主题,从不同的角度分享了潜在的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他以不同类群的物种为例,揭示了地球上还有大量未知物种有待发现,并比已知物种面临更高的灭绝风险。他系统介绍了隐存种的概念、物种形成模式、隐存种的辨别和发现方法,并对隐存种的物种保护提出了设想。针对生物多样性保护过程中的就地保护、迁地保护、野外回归和生态修复等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建议,认为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遴选方案的原则体现了中国智慧,且有利于隐存物种的保护,是中国在开展隐存物种多样性保护方面贡献给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中国方案。

  马克平研究员主要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的修复、变革性改变来分享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趋势。他介绍了国际上在生态系统修复的最新研究进展,如全球生态系统恢复的优先区等,指出我国的生态系统修复需要基于科学的顶层设计。他分享了世界经济论坛在生态修复方面开展的工作,如提出保护、恢复和栽植一万亿棵树的倡议。关于我国未来十年栽植700亿棵树的承诺,建议要遵循基本科学原则,强调栽植混交林,并使用本地树种。在推动变革性改变方面,他分享了国际上开展的相关评估工作,指出要实现变革性改变,需要明确具体的驱动因素以及每个因素的具体影响,从而更好地实施变革性改变。在报告中,他还以钱江源国家公园等国内外案例来说明如何利用本地的自然资源优势,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双赢。

  马克平研究员在研讨会总结中感谢了会议各方的积极参与和支持,表示本次研讨会对2020后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内容覆盖全面,且分析深刻,为参会者提供了国际视野。希望有更多的人关心、了解国际最新动态,参与到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从而更好地发挥我国作为COP15主席国的作用。

  本次会议由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广东省林业局、广东省植物学会、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主办,深圳市兰科植物保护研究中心、深圳市梧桐山风景区管理处和深圳市植物学会承办。由于疫情影响,“深圳香荚兰野外回归实践暨植物多样性保护学术研讨活动”的其他系列活动将延期举行。


会议PPT下载:PPT--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 (cncdiversitas.cn)

封面图片来自深圳市兰科植物保护研究中心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