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信息学研讨会在山西太原圆满落幕

  20198月5-6日,为期两天的第六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信息学研讨会在山西太原山西大学会议中心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和国际数据委员会中国全国委员会主办,山西大学和北京生态学学会承办。共有来自20个省、市、自治区63家科研院所高校及公司的近200名代表参会

  山西大学黄土高原所刘勇所长主持了开幕式,山西大学程芳琴副校长和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生物技术处周桔处长分别发表了致辞。程芳琴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山西大学的历史和现状,以及在生态学和生物多样性研究领域的科学积累和人才团队。周桔在致辞中回顾了中科院在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建设方面的成果,特别介绍了近年来设立的战略生物资源计划专项和中科院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CASEarth及其进展。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秘书长、植物研究所马克平研究员向程芳琴副校长赠送《中国栽培植物名录》一书。

  本次研讨会共邀请了8位大会报告人。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纪力强研究员介绍了“中国生物物种名录及应用”。2008年以来,我国已经发布了12个《中国生物物种名录》年度名录,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每年发布年度生物物种名录的国家。从2012年起,《中国生物物种名录》被国际物种2000(Species 2000)和综合分类信息系统(ITIS)联合编制的《全球生物物种名录》(Catalogue of Life)列为数据源,进一步提高了它的知名度和国内外影响力。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马俊才研究员介绍了“生物遗传资源大数据平台的建设与应用”。在报告中,他分享了微生物资源的重要性,提到了微生物学的发展给数据集成和应用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从如何进行大规模的数据管理和数据融合,提高数据分析、应用能力和中国主导的全球微生物资源数据合作计划两个方面介绍了中国科学院战略生物资源计划(BRP) 以及由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发起的微生物科学数据共享联盟等平台的建设。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Alice Hughes副研究员在Understanding patterns of diversity and inherent data biases in global datasets为题的报告中,以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网络(GBIF)和海洋生物地理信息系统(OBIS)数据为例,介绍了虽然目前全球范围的生物多样性数据越来越多,但由于数据来源等原因,使通过这些全球资源构建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与实际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存在很大的偏差;建议要在确认数据质量的基础上再使用,从而更好地支持有效的保护、管理和政府决策。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苏艳军副研究员分享了基于激光雷达技术的森林结构复杂性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探讨。其团队依托于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平台,开发了无人机和背包等激光雷达技术,结合地面实测的生物多样性数据,探讨森林结构复杂性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和尺度效应。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黎建辉研究员介绍了“地球大数据云服务平台的架构与服务”。2018年2月,中国科学院正式启动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其中一项关键任务是设计和开发地球大数据云服务平台,以整合信息化基础设施、数据及其分析方法和工具等,为科学发现和决策支持提供透明的云服务。他围绕地球大数据云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施,重点介绍了地球大数据云服务平台的整体架构及服务体系,分享了当前最新的研发和应用进展。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刘闯研究员激情洋溢地介绍了提高我国全球变化科学数据国际影响力的战略和创新举措——全球变化科学研究数据出版系统。该系统由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和中国地理学会联合36家与全球变化相关的学术期刊创系统元数据、实体数据、数据论文为核心的三位一体系统构成一个完整的出版平台。并呼吁更多的科研工作者通过发表而共享数据,从而更好地推动相关的研究工作。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钟华研究员以“科学大数据智能分析技术及应用”为题,介绍了依托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专项支持而研发的一套地球大数据挖掘分析系统EarthDataMiner该系统是一个面向地球科学大数据的一体化、可定制的智能分析框架,支撑科学家交互式构建智能分析模型并高效执行,为快速开展科学研究提供系统和工具支撑

  山西大学黄土高原所张明罡副教授从物种分布格局与保护生物学角度,以及物种分布模型的应用和局限的介绍,并以木本植物为例,探讨了如何立足于生物地理学方法,结合经济、社会数据,提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的新途径,并呼吁我国科学家应引领亚洲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研究。

  除大会报告外,研讨会设置了6个专题共收到54个专题报告。

  (1) 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李迪强研究员主持了“生物多样性大数据平台建设”专题。这一专题围绕生物多样性、标本平台和自然保护区平台建设分享了各自平台建设的现状、进展和思考,提出了应加强平台建设经验与教训的共享、开发特色功能、重新进行目标定位等建议。

  (2) “生物多样性核心数据标准与管理”专题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林聪田助理研究员主持。专题从生物多样性的不同层次研讨生物多样性数据的标准、管理及相关应用实践;围绕物种名录的修订、动物特征本体的建设及昆虫标本3D重建等具体内容进行深入讨论;从生物多样性数据的空缺分析的角度,提出数据质量评估方法及数据空缺补充的手段和建议。

  (3) 华东师范大学的张健教授与山西财经大学的张殷波副教授一起主持了数据分析处理与应用案例专题。专题报告涉及了传统植物调查、志书资料、控制实验、遥感、微生物等多个方面的数据分析与案例,会场火爆,交流充分。

  (4)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胡良霖研究员主持的“生物多样性数据挖掘与人工智能”专题,基于传统生物多样性研究与树种、花粉、物种等数据、图片的积累,融合人工智能新技术,特别是深度学习的新成果、方法和模型,探索了二者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应用,是生物多样性信息学发展的重要方面。

  (5)公众科学与信息共享专题由福建农林大学黄晓磊教授主持。该专题涉及了公众科学工具、案例、数据质量控制以及数据共享等多个方面,很好地体现了这一领域当前的发展。专题现场讨论热烈。

  (6) 为了鼓励更多的年轻学子和青年教师参加大会并积极进行学术交流,大会设置了青年学术交流论坛。这一论坛由山西大学米佳副教授主持。各报告人以最新的课题研究为报告内容,数据翔实,报告人准备充分,现场提问踊跃,达到了交流的效果。

  8月5日晚,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许哲平副研究馆员开展了生物多样性数据管理与挖掘分析培训。培训从开放科学与数据科学、科研资源整合与关联、生物多样性数据管理与分析、应用服务与实践四个方面介绍了数据挖掘、管理和分析的工具和应用,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反馈。

  在马俊才研究员主持的闭幕环节,中科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严岳鸿研究员、福建农林大学黄晓磊教授、山西大学张峰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张健教授、成都理工大学陈圣宾副教授从不同角度分享了参会感想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在生态学和生物多样性研究中,数据的积累是第一位的,要注重数据挖掘的重要性;以往传统的生物分类学面临新的挑战,应加大与新技术和工具的融合,重视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在数据共享中,充分考虑和探讨数据类型的不同和来源的多样性;在会议的组织安排上,加强专题内的跨界交流,增加生物多样性技术和方法的培训。

  马克平研究员作了大会总结。他指出生物多样性信息学的发展在我国已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中国科学院牵头建立了中国科学数据库,目前多个项目是这一数据库工作的延伸;第二阶段是国家科技部认定并资助而进行的28个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现已产生了大量可公开共享的数据。他希望地球科学大数据工程能够成为第三个阶段的标志,从而产生更多可公开获取的数据资源。他指出:会议期间的学术交流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信息学领域在新的技术和方法有了很大的发展,人才队伍上也是新人辈出,同时,多学科的交叉融合进展良好;强调了要鼓励数据共享、探讨共享模式,并通过生物多样性信息学的发展,促进科学发现、提供社会服务和支持政府决策,共享更多的数据集和数据产品。此外,他呼吁单位和个人要有事业发展的长期战略规划,执着的敬业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最后,感谢承办单位山西大学为本次研讨会的圆满成功做出的贡献和努力!期待两年后的生物多样性信息学研讨会呈现出更多的新技术、新方法,有更多的进展和成果分享。


附件下载: